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持续攀升,3万元就可搭建一个数字藏品平台?
国内数字收藏平台数量持续攀升本报记者调查“快销”式行业乱象
三万块钱建一个数字藏品平台?
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成为最强的风口之一,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不断攀升,受到“万物皆可数字化藏品”的驱动。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0多家此类平台,除了互联网巨头之外,还有不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数字藏品领域。数字收藏品的日发行量也由一月初的日均百万元增至一千万元,增长了十多倍。
数字收藏品作为数字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数字藏品发行的主力军,成为博物馆和旅游业的重要收入来源。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分析,我国数字藏品市场在2026年将达到300亿元。但是,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数字藏品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乱象。
混乱一
数字收藏平台泛滥
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是赚快钱
七月十五日,北青报记者通过百度找到了搭建“数字藏品”的平台。该平台销售员称,仅需3万元即可搭建一个H5网页数字藏品平台,大约3天内即可交付。由国内知名连锁企业提供上链服务.如果要做一个应用程序来发行数码收藏品,需要多少钱?这位销售人员表示,如果要做App的话,价格大概在15万左右,而且会有更多的功能,比如合成、升级、二级、盲盒等等。如需维修,每年需另外支付20,000元维修费用。从业务员提供的应用案例看,一般数字藏品平台都有在售藏品,寄售市场,公告区,客服区,一应俱全。
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不仅提供数字藏品平台搭建服务,同时也提供数字藏品IP服务。“我们在文化艺术领域浸淫多年,与很多博物馆、艺术机构合作过。”
至于建立数码藏品平台是否需要资质,这名业务员表示,客户可以以现有公司为主体,或者注册新公司,并不涉及资质问题。“如果数字藏品需要跟以前的业务结合,可以选择现有的公司,但现在大部分客户都会选择注册新的公司。”
中国移动通讯联盟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表示,数字收藏产业的成本并不高,其成本主要来自于藏品设计、平台发行、IP合作、技术研发、项目运营等。对于发行团队或者创作者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藏品设计和平台发行费用。
据一位数字藏品平台负责人介绍:“现在大部分小平台都是为了快速赚钱,很少会去做大IP,大部分小平台都会选择一些名气不大的作品,或者没有版权的作品,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
混乱之二
收藏品的“虚假宣传”
限量500份却只发了825份
7月13日,数码收藏家“晴明”拼着手速抢购了一款名为“好看城市嘉年华”的数码藏品,该藏品标注限量500份。抢到后,“晴明”将自己的藏品发到了数百人的群里,群友们也是如此。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群友们发现,大部分人都买到了这么难弄的东西,热心的群友们开始清点自己晒出来的东西,发现群里藏友的收藏已经接近500件了。这个数据一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晴明”及其群友认为发行方涉嫌商业欺诈。他们纷纷向12315和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出版商公布数字藏品的确切发行量,并赔偿消费者损失。
“晴明”告诉北青报:“这件事很糟糕,数字藏品的价值和发行量是成正比的。所有人都是冲着500份来的,结果平台上发了无数条消息,这就是所谓的713号红包事件。就在昨天,我加入了一个数字收藏群,名字改成了数字收藏维权群。”
经过群友们的努力,《美丽城市嘉年华》在7月14日承认信息标注有误,当天共发行了825件藏品。同时,藏友投诉的其他一些与“宣传资料”不符的藏品,也由发行方承诺予以赔偿。
混乱之三
仿照股市庄家手法
一夜之间价格暴跌90%
今年以来,一些数字藏品平台产品的交易价格出现了暴涨暴跌的现象。5月份,部分平台数字藏品价格大幅下跌,部分藏品短期内跌幅超过50%,甚至有数字平台一夜之间暴跌90%,导致大量参与者被套牢。
曾经从事证券行业的数字藏家楼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曾经出现在A股市场上的庄家坐庄手法,现在被一些不法平台和数字收藏家利用,他们往往先用低价藏品吸引用户,然后把这些藏品价格突然抬高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用户高价买进,当用户将藏品卖出后,由于无人接手,藏品价格一路下跌,买进藏家被套牢。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平台甚至采用了技术手段,如锁定订单等手段干扰市场交易。
四大混乱
质量遭诟病
部分藏品遭遇版权纠纷
北青报记者从数位数字收藏家那里了解到,数字藏品质量一直是人们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部分平台发行数字藏品存在低俗、制作粗糙、版权缺失等问题。即使是头部平台如腾讯幻核、阿里鲸探等,也曾遭遇过质量问题的投诉。
今年6月11日,鲸探联合西湖景区推出了一系列数码收藏品,因画面质量不清而遭到大量玩家投诉,最终发行方承诺向部分玩家退款。6月2日,幻核与宜昌市文化旅游局联合发行的3D龙舟数码收藏品也遭到了部分玩家的投诉。
相对于各大平台对消费者投诉的积极回应,一些小平台的玩家就没那么幸运了。张先生花300元购买了“大禹数藏”的两件数码藏品,但收到的照片上没有任何交易标识,也没有作品标识,正规数码藏品都有唯一的标识。他联系平台反映情况,但平台将责任推给了商家,而商家却联系不上。据了解,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该平台已经进行了整改,不再提供数字藏品销售服务。张先生投进去的三百块钱就这么打水漂了。
版权的缺失也是各平台数字收藏品的顽疾。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徐悲鸿美术馆发表声明称,它注意到一些数字平台打着徐悲鸿先生的旗号出售相关数字藏品,其中有些是赝品,有些无法提供完整的证据,有些则与徐悲鸿先生无关。
对此,京师律师事务所北京律师雷国亚告诉北青报记者,数字藏品与普通JPG图片的核心区别在于版权方的授权、IP的独特性以及区块链的唯一性。消费者在购买数字藏品前应了解版权方是否授权平台进行数字藏品发行和限量销售,应当审查销售方是否享有著作权,包括版权登记证书、版权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等数字藏品的合法权利证明。“如果你买的是未经版权方授权的作品,或者根本就没上链,那你就是在买JPG了。”
分析
数字收藏界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数字藏品行业尚无统一的监管标准,相关主管部门也未形成有效监管合力,导致了当下部分平台资质参差不齐、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
数字藏品平台iBox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藏品作为新兴行业,前景广阔但门槛较低,行业缺乏规范,且藏品质量良莠不齐,很容易因为少数平台的不合规行为导致行业声誉受损。
浙江大学国际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当数码藏品演变成“快销”行为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引发各种乱象,由于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一系列交易乱象只会削弱消费者信心。为了强调数字藏品的原创性,可以通过数字藏品与知识产权认证相结合,以产品的实际价值及其衍生产品的稀缺性来支撑数字藏品的价格,促进文化市场与商品市场的良性互动。
事实上,数字藏品市场的混乱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今年4月26日,《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其他3个部门联合发布。今年四月份,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数字藏品产业健康发展的自律要求》。
6月30日,近30家机构联合在京发起了《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据悉,参与方涵盖了文旅行业的专业机构和协会,文化央企,IP机构,以及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是目前行业覆盖范围最广的行业自律公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组文字/记者朱开云
统筹/池海波
关于文章版权的声明:
https://news.softunis.com/2833.html 文章来自软盟智能资讯站
若非本站原创的文章,特别作如下声明:
本文刊载所有内容仅供提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的文章和资料等素材,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补上或者删除,共同建设自媒体信息平台,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