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我国部署超 7900 张 5G 行业虚拟专网
9月1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京发布《5 G行业虚拟专网发展报告(2019-2020)》。 《报告》指出,我国5 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已基本完成。截至2019年底,各行业在5 G业务专网部署方面均已取得一定进展,共部署了7900多张5 G行业虚拟专网。 《报告》指出,5 G技术的发展对通信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网络、传输和接入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的新特征。在网络建设中要实现5 G技术与现有网络深度融合。 据《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6家基础电信企业以及4家铁塔公司具备5 G SA独立组网商用牌照。 此外,在业务接入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无线基站独立组网(RNC);二是移动基站/边缘汇聚层(MEC)部署模式;三是有线业务接入模式。
一、基础设施
《报告》指出,5 G网络架构主要由4 G、5 G及混合组网三部分组成。 在4 G网络架构中,为应对大规模用户接入、复杂业务协同需求而形成的异构网络,需将核心网、接入点和用户设备等进行物理隔离,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调度,实现高效、可靠网络。 在5 G网络架构中,在核心网基础上为满足多样化业务接入需求而形成了不同模式的混合组网。
二、基站站址
目前,我国5 G行业虚拟专网的基站站址布局主要以基站的地理位置为基准,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进行差异化选择。 例如,在交通行业,5 G站址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因素:覆盖范围、建设时延、投资回收期等,同时还要兼顾交通管理部门及公众用户体验的需求。 从覆盖范围来看,交通行业的5 G站址主要为室内(包括车站、隧道等大型公共场所及机场)覆盖范围为主;从建设时延来看,移动网络中5 G站址主要部署在室内分布网络中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垂直领域;从投资回收期来看,移动通信领域由于基站站址占用空间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一般采用就近原则部署。
三、终端接入
其中,工业领域部署了8300多张,教育领域部署了2600多张,交通领域部署了2000多张,卫生健康领域部署了1400多张。 在终端接入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5 G设备终端接入方式;●二是基于5 G边缘计算(MEC)能力的用户端设备接入;●三是边缘云资源池(NSA/SA);●四是基于 NSA/SA的云能力;●五是基于5 G云接入资源池(DSAS)能力进行用户端设备接入。 从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1.5 G无线专网边缘计算(MEC)模式;2.云边端协同业务的5 G云接入(NSA/SA)模式;3.基于5 G无线/云计算平台进行云接入的业务模式。
四、网络覆盖
5 G网络覆盖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基站站址需求不断增加。 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建成5 G宏站点超过10万个,其中已部署的 RNC超过1万个。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建设5 G专网的城市有10+,其中广州、深圳、杭州均达到了100%,厦门、郑州、成都等城市均超过了100%。 截至2019年底,我国5 GSA基站站址总数已达74752座。
五、业务接入
2019年,我国5 G行业虚拟专网共覆盖20个行业。 从图6可以看出,各行业5 G接入网络类型主要为移动边缘接入(MEC)、边缘汇聚网络(RNC)和无线接入设备(AAU),其中移动边缘接入(MEC)占比达到了56.8%。
关于文章版权的声明:
https://news.softunis.com/3069.html 文章来自软盟智能资讯站
若非本站原创的文章,特别作如下声明:
本文刊载所有内容仅供提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的文章和资料等素材,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补上或者删除,共同建设自媒体信息平台,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