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和《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禁限售商品管理合规指引》三项重要合规指引,旨在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行为,保障平台内小微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三项合规指引的发布,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网络交易监管的号召,针对当前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随着网络交易的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平台服务协议不透明、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禁限售商品管理不善等。
《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明确要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平台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明确经营者及消费者在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平台还需建立健全信息公示与披露制度,确保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新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平台不得编造、修改、删除、屏蔽消费者的评价信息,也不得好评前置、差评后置误导消费者。此外,对于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平台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续费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并提供简便的随时取消或变更选项,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充分保障。
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新规也做出了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采用一次概括授权、默认授权、与其他授权捆绑等方式,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信息。对于收集、使用个人生物特征、医疗健康、金融账户、个人行踪等敏感信息的,必须取得消费者的单独同意。
在禁限售商品管理方面,《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禁限售商品管理合规指引》要求平台建立严格的禁限售商品管理体系,制定涉及禁限售商品的内容清单,并明确不得直播带货的商品范围。同时,鼓励平台在抽检过程中引入“神秘买家”“吹哨人”等制度,全方位落实禁限售商品管理。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三项合规指引的发布,将有力推动网络交易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同时,通过规范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行为,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新规的深入实施,网络交易平台将更加规范、透明,消费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对于平台经营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信誉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文章版权的声明:
https://news.softunis.com/36253.html 文章来自软盟资讯
若非本站原创的文章,特别作如下声明:
本文刊载所有内容仅供提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的文章和资料等素材,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补上或者删除,共同建设自媒体信息平台,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