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已死”的论调与AI大模型的热潮交织,当流量焦虑成为创业者集体心病,这个行业真的再无机会了吗?答案藏在字节跳动用TikTok撬动全球内容分发格局的野心里,藏在Shein用柔性供应链改写跨境电商规则的实践中,藏在Notion以极简工具重塑生产力场景的创新中。本文试图穿透表象,揭示存量时代互联网创业的底层逻辑与破局之道。
一、重新定义“机会”:从流量掠夺到价值深挖
1. 流量红利的本质迁移
- 1.0时代(2000-2010):PC互联网,争夺用户在线时长
- 2.0时代(2011-2020):移动互联网,争夺用户手机内存
- 3.0时代(2021- ):场景互联网,争夺用户心智份额
数据洞察: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增速降至2.3%,但单个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突破5.2小时。这揭示一个真相:增量枯竭的表象下,用户注意力正从“广度覆盖”转向“深度沉浸”。
2. 新机会坐标系
- X轴:场景颗粒度(从“电商”到“露营装备二手置换”)
- Y轴:服务密度(从“在线教育”到“新中产家庭STEAM教育管家”)
- Z轴:技术穿透力(AI重构交互、区块链重塑信任)
典型案例:
- 日本mercari聚焦二手奢侈品细分市场,市值突破百亿美元
- 中国Babycare用“医学级”产品标准切入母婴赛道,三年增长600%

二、结构性机会挖掘:四个被低估的赛道
1. 产业互联网的毛细血管
- 机会点:传统产业数字化渗透率不足35%,B端需求呈现长尾化、碎片化特征
- 破局策略:
- 做垂直行业的“数字包工头”:建材行业“小胖熊”通过SaaS+供应链改造,连接10万+施工队
- 解构巨头生态:Shopify让品牌逃离亚马逊抽成,年营收突破70亿美元
2. 银发经济的数字化缺口
- 数据反差:60岁以上网民占比19%,但适老化APP不足总量的3%
- 创新方向:
- 代际连接工具:美国Papa通过“租个孙辈”模式,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
- 康养场景重构:中国善诊整合体检+保险+医疗服务,单客LTV超5000元
3. 全球化3.0新大陆
- 趋势洞察:新兴市场智能手机普及率突破60%,但本地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 落地路径:
- 模式创新输出:东南亚版“拼多多”Vindo复制社交裂变,三年覆盖印尼1.2亿用户
- 基础设施赋能:Starlink+云计算催生非洲数字内容新生态
4. 负责任的AI革命
- 价值洼地:87%的企业需要AI解决方案,但担忧数据安全与伦理风险
- 创业切口:
- 构建可信AI中间件:英国Faculty开发“可解释性AI审计系统”,获政府百万英镑订单
- 垂直领域小模型:法律科技公司ROSS训练专属法律大模型,替代20%初级律师工作
三、创业者的六种进化思维
1. 从“颠覆者”到“连接者”
- 停止幻想“打败微信”,转而寻找微信生态中的裂缝机会
- 案例:快团团借势私域流量,两年内GMV突破千亿
2. 从“用户增长”到“价值留存”
- 把NPS(净推荐值)作为核心指标,建立用户生命周期热力图
- 工具推荐:用Mixpanel分析功能使用留存,找到真正的“aha moment”
3. 从“技术崇拜”到“场景信仰”
- AI不是炫技工具,而是解决具体场景问题的“隐形引擎”
- 实践参考:Notion AI将智能写作深度融入文档场景,避免功能冗余
4. 从“烧钱扩张”到“现金流精算”
- 建立单位经济模型(UE模型),在种子期验证LTV/CAC > 3
- 避坑指南:每日优鲜败局揭示——忽视客单价与履约成本的动态平衡必死
5.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占位”
- 寻找产业链中的非对称优势点,构建价值网络枢纽
- 学习样本:极飞科技通过农业无人机切入,逐步掌控农田数据与农资渠道
6. 从“敏捷迭代”到“战略耐性”
- 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持续投入:
- 晨光科力普十年深耕ToB办公采购,终成百亿巨头
- 米哈游《原神》研发投入1亿美元,用时间构筑技术壁垒
四、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火墙
1. 政策敏感性培养
- 建立监管沙盘推演机制:数据安全法、算法推荐新规的影响预判
- 合规工具:使用OneTrust自动化管理用户隐私协议
2. 反脆弱组织建设
- 核心团队“三三制”配置:1/3行业老炮+1/3跨界人才+1/3新生代
- 现金流分仓管理:50%主营投入+30%创新实验+20%风险储备
3. 退出路径设计
- 在融资协议中保留并购优先权(如Shopify收购Deliverr的敏捷决策)
- 探索股权架构创新:采用双重股权制守住控制权(如Shein的AB股设计)
五、给不同阶段创业者的行动清单
1. 初创期(0-1阶段)
- 集中90%资源验证PMF(产品市场匹配)
- 参加垂直行业展会而非互联网大会
- 用纸质原型测试取代盲目开发MVP
2. 成长期(1-10阶段)
- 建立数据仪表盘监控“神奇数字”(如用户7日活跃行为)
- 在核心用户群中招募“产品顾问委员会”
- 通过战略合作获取非稀释性资源(如京东自有物流开放赋能)
3. 成熟期(10-100阶段)
- 设立独立创新实验室(如腾讯的“创投派”机制)
- 通过战略投资布局第二曲线(如美团收购摩拜完善本地生活版图)
- 启动ESG战略提升品牌溢价(如Patagonia用环保叙事拉动增长)
结语:在秩序的裂缝中野蛮生长
当互联网进入“重混(Remix)”时代,真正的机会不属于追风口的机会主义者,而属于那些在产业深处发现结构性矛盾的解决者。正如《创新者的窘境》所揭示的:颠覆往往来自边缘地带,在巨头不屑做、不能做、不敢做的领域,永远存在创新的火种。
2023年的创业者需要具备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
- 刺猬的专注:在细分领域建立认知碾压优势
- 狐狸的敏捷:用最小成本快速试错迭代
记住:所有伟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行业已死”的论调中诞生的。机会永不消亡,只会转移。
关于文章版权的声明:
https://news.softunis.com/36618.html 文章来自软盟资讯
若非本站原创的文章,特别作如下声明:
本文刊载所有内容仅供提供信息交流和业务探讨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的文章和资料等素材,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补上或者删除,共同建设自媒体信息平台,感谢你的支持!